媒體報導

愛心無國界!至善基金會協助越南中部學童提升閱讀能力

在台灣,閱讀對小朋友而言是輕而易舉的事;但在越南中部偏遠地區可能就沒有那麼方便,不過小朋友求知的願望卻是一致的。來自台灣的至善基金會在越服務已經20年,為了協助中越地區偏鄉學校改善閱讀環境,大約10年前就開始投入這項「閱讀計畫」,如已造福151所小學、5.6萬人,成功提升越南學童的閱讀能力,深獲當地官方與民間的肯定。 由於這項援助計畫成果斐然,前年蔡政府開始推動新南向政策,外交部「駐越南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也從新南向基金中撥款160萬元,從去年起預計以2年時間協助12所小學成立閱覽室,目前已完成6間。今天(8日)位於富錄縣的祿持第一小學舉行閱覽室落成啟用典禮,特別邀請石瑞琦代表與夫人宋勇輝,以及至善董事長袁立德、執行長洪智杰等人蒞臨,共同見證揭幕儀式。 為了歡迎遠道而來的嘉賓,祿持小學的小朋友特別表演歌舞,包括英語話劇「小紅帽」來展示學習的成果。而來自周遭地區的教育界官員、地方人士、學校代表擠滿整個閱覽室,氣氛相當熱鬧溫韾。 祿持小學校長裴山歌表示,舊的閱覽室書籍不多、設備老舊,對小朋友幫助不大。如今有了全新的閱覽室,激發了孩子們自動自發的學習興趣,平均每人每月至少讀12本書,很感謝來自台灣的好朋友們熱心幫助。 一位4年級的老師陳紫鴛說,小朋友最喜歡的是本國歷史和偉人故事,可當成學習的榜樣。每個班級每周也會排一堂課在閱覽室,讓小朋友讀書並做筆記、分享心得,無形中使他們的表達能力增強不少。5年級小朋友阮梅心說,很喜歡分享心得,不會有壓力,也希望閱覽室不斷有新書,讓大家不斷吸收新知。 石瑞琦強調,台灣有20萬越南勞工朋友、10萬越南新住民,更是台灣的第5大貿易夥伴,關係日漸緊密不言可喻。像這樣的民間交流非常值得推廣,代表處會持續努力。 至善基金會也說,多年來在順化等中越各省的付出,已成功提高小朋友們的學習能力,並獲得越南官方的重視。如今閱讀計畫的相關費用,由越南政府負責40%、台灣官方與民間60%。至善基金會也預定在2018年把新增的20所學校納入服務對象,預估受惠學生將達6千人。 (中時 )

暌違20年 陳淑麗與「越南阿福」相見歡

還記得20年前因顱顏嚴重變形,來台灣動手術的新生兒「越南阿福」杜德緣嗎?時光荏苒,20年過去了,至善基金會特別安排當年陪同阿福來台治療的首任愛心大使陳淑麗再次前進越南,探視曾經親手抱過多次的阿福,看看將滿20歲的他長成什麼樣子了?陳淑麗曾經是阿福的認養人。 當陳淑麗一行人走進座落在廣治市的杜家,躺在床上的阿福嘴裡立刻發出「喔喔」的聲音;阿福的母親胡氏秋香透過翻譯說,阿福的直覺很強,感受得到有人來看他、關心他,那也就是他最開心的模樣。 陳淑麗表示,知道要來這趟越南之行後就常常想到阿福,雖然暌違20年,卻一點陌生感都沒有,「回想當年陪伴阿福在長庚醫院治療的情形,今天看到他的樣子,我知道他沒忘記我,真的很高興!」說著說著,淚珠不停的在眼眶裡打轉。 陳淑麗很心疼阿福的母親胡氏秋香,為了照顧毫無行為能力的阿福,常常24小時不眠不休,「幸好她看來和20年前大致上相差不多,容貌雖有變老,但身體看來還不錯,感謝上天有佑!」 胡氏秋香則說:「這是上輩子欠他(阿福)的債,這輩子我應該還的。」阿福的父親杜德4年前去世,胡氏肩上的擔子也更重了,但她很認命、毫無怨言;也很感謝至善基金會長期協助,讓她有了依靠。 阿福是越戰期間美軍使用「橙劑」(一種化學落葉劑)的受害者,出生後顱顏、手足變形,視力、聽力全無,生活上完全無法自理。平常除了能發出「喔喔」的聲音,比較明顯的動作就是「吃手手」。像這麼特別的孩子,能夠一路照顧20年,只能說母愛真偉大。 至善基金會董事長袁立德本身是一位醫生,他表示,如果不是這麼完善的照顧,阿福不大可能活到20歲。執行長洪智杰回憶:「當初『阿福』這個暱稱的由來,就是各界集氣、祝福其渡過難關的意思。」 阿福和家人看似在受苦,但在袁、洪兩人看來,阿福其實是一位「越南菩薩」;因為他的事經媒體披露後引起各界關注,至善才有力量幫助了3000個類似的兒童。也就是多年來阿福與家人的辛勞已化為苦難者的福報,如果以佛家的觀點來看,這也算是一種菩薩行了。 (中時 )

做豆漿、蓋教室,讓他們吃飽上學去,越南孩子用剛學會的中文說:「謝謝台灣!」

越南廣治省達克隆縣,整個越南最窮困的地區之一,這個當年越戰的主戰場,戰後,仍籠罩在地雷、詭雷和橙劑遺毒的陰影下超過40年,時至今日仍然發展遲緩,資源匱乏,基礎建設落後,使得居民貧、困、病,山區少數民族的家庭月收入平均甚至不到500元台幣。 這裡的基礎建設之落後,甚至連一條稍微平坦一點的道路都是奢求,大雨過後更是滿地泥濘、人車都動彈不得。幼兒園的老師從外地來到這裡教書,得有騎越野摩托車的本領,閃過大坑小洞,才能平安抵達學校。 孩子上學就更是辛苦了 !三四歲的娃兒,穿著不合身的衣褲,打著赤腳,和同村的其他小娃兒要走上一公里崎嶇難行的黃土路,在汛期來臨時,甚至要冒險涉水才能到校。 對每餐只靠樹薯或地瓜配辣椒鹽裹腹的小小孩來說,上學的路,實在太難! 吃飽,才能好好學習 這裡三、四歲的小娃,身材大概只有台灣孩子一歲半的大小。因為貧困所造成的長期營養不良,至善在六年前進入當地服務前竟高達85%,到現在也還有50%。 要對抗這50%,也要讓小小孩走一公里的上學路不再艱難,還要讓原本就窮困的父母能安心工作,至善仍不間斷地在當地幼兒園提供營養午餐。 一頓台幣8元,一飯一菜一湯兼具澱粉、蛋白質及纖維多重營養的營養午餐,看似簡單,但對比起家裡怎麼也吃不飽的樹薯配辣椒鹽,卻強上千百倍,也讓上學成了孩子們每天最期待的事情,更讓家長肩頭上原本沉重的擔子,輕了許多。 因為吃飽,孩子們在學校開心的學習、玩耍,每一個笑容都是燦爛而滿足的! 新教室不用再擔心淹水 除了吃飽,讓孩子們能安心上學的要件之一,還得要有一間安全的教室。 越南中部因為先天不足,後天又失調,使得每逢雨季許多地處低窪地區的校舍就能淹上一個人高的新聞,時有所聞。幼兒園教室裡必備的,不是玩具、溜滑梯,而是救生圈。 走進幼兒園的舊教室一看,和屋頂連接的牆面有著明顯的水痕,而和地面連接的部分,水痕也明顯深及一個大人的腰部,顯見這間教室終飽水患之苦,孩子們經常得被迫停課;除了水患,一間約十五坪大小的教室,只有兩盞日光燈的照明,想上廁所的孩子,得跑到教室外的荒地解決…在考量安全、衛生等諸多因素後,至善和社區攜手合作,為孩子們打造了嶄新的教室。 和有迫切照顧需求的社區共同合作,「一起」想辦法來照顧孩子,一直是至善很堅持的工作方法。 於是至善出七成費用,社區想辦法貸款籌措剩下的三成,一排嶄新而明亮的教室(教室內有廁所)、廚房甚至是會議空間的新建築,也是至善在越南中部所蓋的第18間幼兒照顧中心-海春幼兒照顧中心,終於趕在開學前、雨季前完工了。 當孩子們牽著愛心大使Janet的手,大聲用剛學會的國語說:「謝謝台灣!」然後領著Janet跑向新教室的那一刻,所有的孩子都開懷地笑了! 多一杯豆漿 營養再加分 每天一杯香濃的豆漿,補充植物性的蛋白質,能為成長中的孩子帶來甚麼樣的改變? 為改善越南中部地區幼兒營養不良的狀況,至善除了補助山區幼兒園營養午餐之外,也從 2012 年起,在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協助下,開始了以豆漿為主的營養改善計畫。 這項計畫由至善提供磨豆機、原料、廚工的指導及車馬費,讓超過 4500 個孩子每天一杯,再加上每週1-2次的豆渣餅,透過每學期初和學期末的身高體重量測及全國平均值比較,顯見已將營養不良率人數占比每年降低 5%。 一杯甜甜的豆漿,換來孩子甜甜的笑,這杯豆漿的營養與愛,無價! 一頓飯、一間教室、一杯豆漿,至善越南幼兒照顧計畫和當地社區一起工作,從幼兒最基本的需要著手,期待他們能吃飽飽長高高,開心學習,平安長大! 每天20元,每月600元,至善希望募集350位認養人來支持孩子吃飽上學,愛心捐款專線:02-23889118,或上臉書搜尋至善基金會。 (民報)

苗可麗:認養國外貧童 發揮善的循環

至善基金會一行人本月9日離開廣治省東河市,朝著達克隆縣前進,只見山路彎曲,車子越爬越高,最後停在一幢簡陋的民宅前。基金會事先提醒眾人,被認養的小孩胡文發木訥怕生,不過認養他的藝人苗可麗不愧是金鐘獎最佳女主角得主;從見面開始就使出渾身解數逗阿發笑,希望快速拉近「母子」間的距離,可惜阿發似乎不大領情,一雙眼睛始終睜得大大的,擠不出一絲笑容。 阿發是越南少數民族之一的雲喬族人,達克隆縣則是越南最貧窮的62個地區之一,居民主要以種植為業,生活清苦,阿發從2014年起接受至善的援助,今年唸小五。阿發的父親43歲,有6個小孩,他說自己的收入連全家都吃不飽,幸好有至善的協助,可以幫阿發買衣服、繳學費。儘管自己只有小學3年級的程度、老婆不識字,仍希望阿發繼續讀書,不要學壞,將來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 阿發就讀的是達克隆小學第二分校,學校老師黎玉石表示,阿發個性木訥、平常就不太愛講話,但學習態度認真,數學還不錯。黎玉石又說,少數民族學童輟學率高是因為語言不通,還有家境不好,家長不給上學,要留在家裡幫忙。 不過阿發的父母很開明,鼓勵小孩要多讀書才有機會擺脫貧困。原本似乎打算保持緘默到底的阿發,後來終於透露自己的願望是想當老師,而且是在家鄉教書,就像黎老師一樣。 就在一行人準備離開時,阿發以為就要和家人分別了,終於忍不住哭了出來。眾人也彷然大悟,原來阿發擔心的是這個,他竟以為苗可麗「媽媽」是要帶他去台灣;以這個年齡的他而言,確實不容易接受,難怪他始終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模樣。 苗可麗說,其實認養國外貧困小孩這件事,可說是一種善的循環,不僅可以改變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命運,將來這個小孩的還可以影響周遭的人,如今的社會很需要發揮這種善的力量,希望各界人士多多響應。 (中時 )